当前位置:首页
陕西省西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陕
百度 此时的妇女游击队员们正在薛家寨留守。 “教室里终于吹上空调啦!”盛夏时节,淮安市淮阴区第二附属小学三年级教室,10岁的王小雅指着转动的空调扇叶,笑靥如花。窗边,区人大代表尹爱平翻看着手机里三年前的照片:老旧风扇下,孩子们的后背总被汗水浸湿。这清爽宜人的变化,正是淮阴区人大代表建议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。截至2025年7月,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220件代表建议实现100%按期办结,目前已评价的代表建议“满意”和“基本满意”达100%。这背后,是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构建的“精准交办、专题询问、高位领办”“三办”机制高效运转的成果,有力破解了“重答复轻落实”“部门推诿”“老大难搁置”等难题,将人民呼声转化为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,成为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鲜活样本。
精准交办:首环即破题 责任“零推诿”
代表建议办理,“最初一公里”的精准派送是关键。淮阴区人大组建由人大代表工委与政府办构成的联合专班,对220件建议逐条“过筛子”,明确承办主体,按38家单位职责“精准派单”,筑牢防“踢皮球”屏障,确保建议不偏航、责任无真空。停车有位“心不慌”。“现在小区周边多了200多个停车位,回家再不用兜圈子了!”御翠园小区车主李先生的舒心,源于孙维维代表规范停车的建议被精准送达区城管局。该局雷厉风行,新增4000余个机动车位,盘活闲置地块增设2500余个车位,并创新推出“e停车”智慧系统。总计6500余个新泊位供给,让“停车难”问题加速破局。产业协作“链更紧”。王芳芳代表关于制造业协作的建议,成为区工信局“攻坚课题”。通过精心打造“3+X”产业沙龙平台,计划三年内带动企业协作率提升20%。“就像给产业链搭了座桥,我们刚签了隔壁厂的零部件协议!”一位机械企业负责人的欣喜,道出了机制赋能产业发展的实效。精准交办打通了建议落地的“最先一公里”,专业高效解难题成为常态。

专题询问:辣味监督破坚冰 闭环问效促落实
如何破解代表“年年提”、问题“年年在”的“硬骨头”?淮阴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中创新监督——创设“代表问·部门答·群众评”专题询问机制。 “年年提,还是老样子!马头镇的老景点啥时能热闹起来?”“二河西堤通车了,旅游厕所什么时候能配套到位?”“做好马头旅游需不需要专业人才,文旅局这方面是怎么做的?”询问会上,代表们的诘问辣味十足,直指马头镇文旅发展这块“硬骨头”。文旅、发改、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和马头镇主要负责人现场应考,压力与承诺并存。这场动真格的询问会后,组合拳接踵而至:文旅部门争取76万元专项资金解近渴,筹谋设立文旅发展基金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造血新机制;悬置已久的枚乘书苑、漂母祠修缮方案敲定时间表路线图;千金台文化园建设提速;安澜古街锚定“逛、游、购、娱”一体化特色地标加速蜕变;文旅人才培育同步纳入议事日程。蓝图绘就,居民陈阿姨的期盼“以后可不用再跑远了!”指日可待。“辣味”监督配合“群众评”,形成了发现问题、压实责任、推动解决、检验成效的闭环链条,让“硬骨头”不再是“老大难”。

高位领办:“关键少数”领衔 聚合攻坚新动能
为破解事关全局、协调复杂、久拖未决的代表建议“硬骨头”,淮阴区建立人大领导挂牌督办与政府领导牵头领办的“双办”制度,每年由区人大常委会、区政府审慎研究,确定若干件纳入重点建议进行办理。 “‘双办’就像上了双保险!”在重点建议《关于加强淮阴文化标识体系建设的建议》现场推进会上,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的评价十分形象。这份旨在擦亮“淮阴名片”的重点建议,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挂牌督办、区长亲自领办。人大领导牵头3次专题座谈,直指“文化IP挖掘不深、文化标识传播不广”等痛点;政府领导挂帅整合资源、统筹部署,明确以数字赋能活化历史——活用AI、VR技术立体展现“兵仙韩信”“运河明珠”故事,同步开发特色文创产品、精心串联精品文旅线路。目前,首批韩信文化部分文创产品已试产,即将面市;正在开发“运河记忆”“汉赋经典”“漂母慈心”等特色文创产品。“关键少数”靠前指挥、协同发力,有效疏通了执行“中梗阻”,为啃下发展中的硬骨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。
从教室清凉的微风,到街区舒展的停车线;从沉寂古址蝶变的蓝图,到产业链条迸发的活力,220件建议落地的轨迹里,藏着淮阴人最真切的幸福感。正如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所说:“‘三办’机制不是终点,而是让民意持续生根的起点——老百姓的笑脸,才是最好的答卷。”
编 辑: 夏红真
责 编: 于浩